內容來自hexun新銀行房屋信貸貸銀行享優貸

修繕貸款生態農業未來掌握在誰手裡

“高端產業”是一群留守老人發展起來的一群平均年齡接近60歲的農村老人,用瞭兩年的時間,把村裡的有機農副產品生產面積從74畝發展到瞭近1000畝。3月10日,2012年全國農技推廣能力提升示范現場觀摩會就在他們的院壩裡召開。會後,當場就有幾個省農業廳的官員邀請簡陽市東溪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袁勇前去交流。袁勇感嘆地說:“改變農村就要從改變農村的主人開始,農民教育是生態農業發展的根本。”一個看似偶然的機會讓雙河村在短短兩年間發生瞭巨大變化,而這一切與袁勇不無關系。1994年,袁勇從長沙一所高校畢業後,成瞭簡陽市東溪鎮農業服務中心的一名農業技術人員,“主要就是教農民使用農藥和化肥”。他原以為直到退休自己的工作都是這樣的內容瞭。2009年,四川省農科院在香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資助下,在東溪鎮劉傢村試驗種植有機水稻取得瞭成功,點燃瞭袁勇推廣有機農業的夢想。他挨個兒給自己轄區的村委會打電話,卻多被拒絕瞭。大傢都擔心病蟲害問題,擔心減產甚至絕收。最終雙河村村支書李顯俊答應去做村民的工作,但困難超乎想象,“去動員村民,把口水都說幹瞭”。2010年3月,一個純農民的合作社“簡陽市新天地有機水稻專業種植合作社”在雙河村成立瞭,71戶社員種下瞭74畝有機稻。次年,全村除瞭1戶外,所有的300多畝田都種上瞭有機稻,進行有機生產的品種從水稻擴展到油菜、小麥、玉米、蔬菜、水果等,又從種植擴展到瞭養殖。而雙河人的夢想是用5年的時間把自己的村莊變成一個生態村,不再使用任何化肥和農藥。不是要教育農民,而是要教育幹部3月3日晚,袁勇和成都郫縣安德鎮安龍村農民高一程在重慶長壽區洪湖鎮和鄉鎮幹部們就發展有機農業進行交流。有幹部擔心:“現在再去教育農民不用農藥,恐怕農民會不聽。”高一程回答:“農民不是不聽話,而是最聽話的,以前用化肥農藥也是你們幹部叫用的。不是要教育農民,而是要教育幹部。”現場掌聲雷動。高一程1992年至2008年在成都打工,主要從事建築施工管理工作。接受瞭環保、健康生活理念之後,他返鄉務農,和傢人一起從事生態農耕並參與CSA(社區支持農業)實踐。 安龍村在本土公益組織、成都城市河流研究會的影響和幫助下開始從事生態農業,最艱難的時候隻有高一程父母一戶堅持做下來。經過幾年的努力,發展至今,帶動瞭9戶參與 CSA 事業,為200戶市民提供生態食品。袁勇表示,“要做人,先做事。我們以前叫技能培訓,現在叫農民教育。我現在已經不會單純談農業,而是把三農結合起來談。現在有一個誤區:就農業抓農業。如果不管農民和農村,農業的凋敝就是必然的。”在他看來,農民教育是雙河村生態農業良性發展的根本。社員們每周都要集中學習一次,農忙缺課農閑再補。學習的內容包羅萬象,有社交禮儀、傳統文化、環境保護、生態農業、營養健康、市場營銷等。幾乎每個節日,合作社都會有社員們自編自演的文藝演出,這些大多作瞭爺爺奶奶的社員成瞭舞臺上的主角。東溪鎮雙河村村支書李顯俊感受特別明顯的是“以前喊開會,很多人覺得和自己無關,打麻將的、種地的,一兩個小時都聚不齊。現在喊一下,人們陸陸續續地都來瞭”。有兩件事讓袁勇記憶猶新。2010年,有一戶村民種瞭有機稻,也種瞭原來的水稻。收割以後,合作社收購有機稻,可有一袋米他搞不清楚到底是哪種的。這個村民說:“那就算瞭,這袋米不賣瞭,不能砸瞭合作社的牌子。”“雖然種植有機稻,村民的收入比以前要高,但我們一直告訴大傢搞有機農業首先不是為瞭賺錢,而是為瞭自己和子孫後代有一片凈土。”袁勇說,“讓我高興的是,現在有的農民比專傢認識得還要深刻。”去年,一位農業部門的官員對社員們說:“你們這個地方已經被污染瞭,你們搞有機農業根本通不過認證,你們搞綠色就行瞭,也可以用點化肥。”農民們散會後紛紛說:“不要聽他的。”袁勇認為,“目前雙河村這種新型的合作社是農民、村社能人、農技人員及專傢四位一體,各自發揮自己的作用,但農民是農業的主體,農民不需要傢長,隻需要參謀。”農村創業的機會來瞭李顯俊現在又多瞭個新身份:新天地有機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現在很關鍵,因為有希望瞭,一個人分成兩個都不夠用。老百姓都有發展生態農業這種意願瞭,更要做好做實,但壓力也很大。”他最大的擔憂是,再過幾年,60多歲的老人不能到地裡幹活瞭,咋辦?年輕人肯定不願意種地。這同樣也是袁勇的顧慮農業低效造成農村大量青壯勞動力流失,留守農民不但勞動能力方面較弱,綜合素質也越來越低,不少村莊已成瞭空心村。而有機生產是一種勞動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生產,在杜絕化學肥料和農藥後,需要增加勞動力投入,這對目前留守的“386199”部隊而言,不論是勞動力的提供、新技術的掌握,還是思想意識的轉變,難度都非常大。三農問題專傢、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溫鐵軍認為,農民工回到農村創業的機會已經到來。溫鐵軍說,農村基礎設施建起來瞭,就有瞭在農村創業的機會。生態農業和原來的第一產業本質上完全不同,它加上休閑、旅遊、文化便成瞭第三產業。他說,施化肥,動輒千畝萬畝的化工農業是“第二產業”,“已經Out(過時)瞭!”現在這種第二產業走到瞭十字路口,利潤不斷攤薄。四五十歲的農村婦女到城裡,做服務員可能年紀大瞭,但是在農村搞農傢樂正好;經驗豐富的農民,越來越稀少,都成瞭寶瞭。“農村過去的很多資源開始重新定價。農村空氣好,這叫洗肺;水好,這叫洗胃,一些地方恢復瞭很多傳統的東西,這叫洗心。都是無價的。”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亞洲代表周澤江認為,農民工回鄉發展有機農業具備很多優勢。農民工在城市提高瞭文化素養,接受瞭新理念,體會瞭新的生活方式,瞭解城市居民的消費取向,知道城市的農產品市場需求,熟悉各種流通渠道,交到瞭各種朋友。而這些都是發展有機農業的有利條件。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2-04-06/140101336.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hilipwa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